升级版的政界“五十度灰”,爱丽丝与市长。
01
影片刚开始,
一种升级版《五十度灰》的既视感
但接下去又有点《触不可及》的味道——
《爱丽丝和市长》
影片导演尼古拉斯·帕里泽,曾执导《木偶游戏》。
由出色的喜剧演员法布莱斯·鲁奇尼以及法国新生代女演员阿奈丝·德穆斯捷主演。
法布莱斯·鲁奇尼凭借电影《白鼬》获得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而阿奈丝·德穆斯捷则凭借《爱丽丝和市长》荣获法国卢米埃奖最佳女主角。
影片主题属于政治题材中相当少见的探讨政治运行机制和政府组织方式的影片。
在对市长办公室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不停地探讨哲学。
并且也触及到如何在左派和右派中求同存异。
影片讲述了作为里昂市长的保罗感到很不安。
从政三十年,他发觉自己已没有什么新思维,并且感到非常空虚。
所以他的团队决定聘请爱丽丝——
一位才华横溢的哲学家。
为他解决这问题。
爱丽丝与市长因此展开的一连串的话,
让他们经常接触,并且动摇了他们的信念。
问题也逐渐出现:
政治和反思是否能够兼容?
影片中市长与幕僚的一段工作交往,是法国政府运行的一个集中表现,
也是政治家矛盾、孤困状态的一个具体写照,
更是政治与文化、与哲学的一个碰撞。
西方都是这种小政府,市长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权力,但从城市发展战略到具体繁琐的小事都要管。
而投身政治的抱负、左派的民众情怀的市长,
可能已经被繁杂的政府事务、政坛上所面临的道德丧失,折磨得相当悲凉和疲劳。
但作为左派市长,他仍怀有革新与进步的想法。
但是脑子中思想在工作中被掏空,
所以有了这一出老少配的戏。
而爱丽丝每天提供的笔记,还真激发了市长的工作激情。
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提升了人的智慧,智慧产生力量。
而从哲学上看,这位市长确实面对着一面似乎难以跨越的墙。
高处不胜寒,不胜空虚与疲惫。
导演自己坦诚受到了法国古典文学,以及侯麦的影响,尤其是《大树,市长和文化馆》。
虽说看上去是个典型中国宫斗戏的设定,但是重点完全不在这里!
重点全放在“思考与行动”“政治事务”“如何与知识分子相处”等等议题上。
十分令人耳目一新。
02
上面说到《爱丽丝与市长》受侯麦电影《大树、市长和文化馆》的影响。
那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埃里克·侯麦,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引领人之一。
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3月21号是他的生日。
代表作有侯麦四季、《慕德家一夜》《午后之爱》等。
侯麦的作品之于文艺青年,好比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之于摇滚青年,永远年轻,常看常新。
并在整个法国电影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影片由帕斯卡尔·格雷戈里、阿丽尔·朵巴丝勒、法布莱斯·鲁奇尼等人主演。
法布莱斯·鲁奇尼在两部影片都参演。
影片讲述一个偏远小城的市长,为一块在城郊的地皮做一个附有大型停车场的文化运动中心的计划。
自认为能够得到中央政府的批准,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攀升的资本。
但这个计划似乎有一个反对的声音,来自一个环保人士——
学校的语文教师。
不久市长爱上了一个女作家,她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而市长的女儿开始与那个语文教师的女儿结成好友。
使得市长的生活起了波澜,也使他的计划似乎搁浅。
《大树、市长和文化宫》拍摄于1993年。
这个时候,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大家都知道,城市向乡村的无限扩张已经酿成了严重的问题。
然而,让旧日的乡村和缓慢的生活永远保持本色,让它存在于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浪漫想象中,似乎有违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这个问题不独是法国社会的问题。
今日之日,它已成为全世界都必须面临的大问题。
其中不仅涉及政治和经济,也涉及文化的更迭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关系到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
侯麦提出的根本问题是: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乡村?
侯麦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
建造不一定意味着破坏;分歧不一定意味着冲突;美好生活是自己争取来的,行动永远比抱怨更重要。
《大树、市长和文化馆》虽涉及社会民生、政治选举和城市进程等严肃议题,但侯麦信息量接近饱和的密集台词和精心配置的色调还是一如既往具有标识。
“市长”作为被选举出来的官僚,只是民众意愿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因此侯麦在我们熟知的情爱人性题材之外,有这么一部电影存在,也是意料之中。
最后,喜欢文章的影迷朋友们可以点击文章最下方的“点赞、在看、分享”为我们打call!
而且也会永不失联哦~!:)
《爱丽丝与市长》
导演: 尼古拉斯·帕里泽
主演: 法布莱斯·鲁奇尼 / 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比利时
《大树、市长和文化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主演: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 阿丽尔·朵巴丝勒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触不可及》
导演: 奥利维埃·纳卡什 / 埃里克·托莱达诺
主演: 弗朗索瓦·克鲁塞 / 奥玛·希 / 安娜·勒尼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更多精彩电影